哎,说起来,教养孩子真的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时候,一个小动作,一句轻言细语,孩子就能乖乖听话;有时候呢,即使是喊破了喉咙,孩子似乎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你的存在视而不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非得吼一顿,孩子才肯点点头,做做事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吼育”?
别急,让我们换个角度,试试这3个小技巧,说不定能让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小明,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总是把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每当妈妈喊他收拾玩具时,小明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仿佛那些玩具是自动长在了地上一样。妈妈越是急切地催促,小明越是磨蹭,直到妈妈的声音提高到几乎要震碎玻璃窗,小明才不情愿地开始收拾。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小明的妈妈在读了一本关于亲子沟通的书后,决定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她开始用更加温和的方式与小明沟通,不再是大声命令,而是像讲故事一样,对小明说:“小明,你看这些玩具好像迷路了,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能帮帮它们吗?”
小明听了,眼睛一亮,仿佛被赋予了某种使命,他开始主动地收拾玩具,一边收拾还一边自言自语:“小汽车,你该回家了,小熊,你的床在这边。”妈妈惊讶地发现,小明不仅收拾得比以前快,而且脸上还带着笑容。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明的妈妈用了以下3个小技巧, 达到了不一样的效果
你有没有试过,当你对着孩子大吼一声“去收拾你的玩具!”时,孩子反而更加抵触,坐着不动?这时候,不妨试试“魔法镜子”技巧。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通过反映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直接命令。比如,轻轻地对孩子说:“哦,看起来小熊和积木都还没有回到家里呢,它们可能很想念它们的家。”这样的方式更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而不是在发出指令,孩子更容易接受,并主动行动起来。
很多时候,孩子的抵触心理来自于感受到的压力。当指令从“我要你现在去做作业!”变成“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有趣的数学题怎么解?”时,整个氛围瞬间变了。不仅仅是在完成任务,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探险。孩子更愿意参与进来,因为这不再是单向的指令,而是双向的互动。
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你用“现在立刻去洗澡!”时,孩子可能会觉得很突然,产生抵触。但如果你说:“十分钟后,我们一起去做个泡泡浴怎么样?”孩子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期待。这个期待可以是一个小游戏,一个小奖励,或者仅仅是一段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质量时间。这样做不仅给了孩子准备的时间,也让任务本身变得更加有趣。
看,用对方法,和孩子的相处就可以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这些技巧背后的原则其实都是一样的:尊重与理解。当我们试图用更加平等、尊重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时,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们。
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让孩子听话的问题,更是关于如何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亲子关系的问题。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思考:“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孩子那里学到什么?”毕竟,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何不试试不同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