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同城头条  >  普法  >  收藏品“投资返利”,这类骗局快快告诉爸妈!
收藏品“投资返利”,这类骗局快快告诉爸妈!
2024年03月29日 09:59   浏览:51   来源:政策解读


升值快、高回报、零风险

这样收藏品投资你会不会心动呢?

近年来

不少犯罪分子就是抓住老年人捡漏心理

打着收藏品投资的幌子

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实施诈骗

很多老人因此遭受了损失!


01

多名老年人报警

购买工艺品或收藏品被诈骗

警方抓获22名“诈老”嫌疑人


前期,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
深圳警方成功破获一起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涉案金额100余万
现场缴获劣质收藏品一大批
经查,该诈骗团伙注册了工艺品公司
虚构劣质纪念币、钞或玉器等的升值空间
谎称可以返利返本金
从而吸引老年人用养老钱财购买该公司产品
还以能代理展示、销售收藏品为由
索取高额“服务费”“手续费”等实施多次诈骗



02

层层递进的诈骗“脚本”

专门研究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话术

打“保本付息”幌子骗养老金


办案民警梳理该案发现
犯罪团伙针对老年人专门设计了诈骗话术
依照层次分明的步骤开展“一条龙服务”
为的就是抓住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软肋
诱骗大家将养老金投入虚假高额回报项目
以此实施一系列诈骗


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老年人的信息资料

组织电话销售人员精心制作话术
每日拨打大量电话
以赠送礼品、免费抽奖为诱饵
诱骗老年人到公司参观

低价购买退市钱币、纪念钞等
营造短期升值的假象
以每套上千到万元不等的价格进行兜售

引诱老年人高价购买收藏品
虚假承诺可代为寄存或销售

获取老人信任后
再以不同理由多次行骗
最后失联消失



03

提示


收藏品诈骗套路一

以高价拍卖为噱头,骗取老人拍卖服务费。此类犯罪以帮助老人高价拍卖收藏品或老邮票、纪念章等老物件为由,虚高物品价格,吸引老人将手中老物件进行拍卖,并收取高昂拍卖服务费。表面上看,犯罪分子也组织了部分拍卖活动,但均未实际成功交易,组织拍卖也只是骗取老人信任的手段之一。拍卖失败公司并不退还相关费用,公司甚至有专门的人员处理老人退费业务,对于要求处理退费的被害人,以调换合同或要求交回合同等方式欺骗被害人,拖延退款。


收藏品诈骗套路二

虚构公司藏品价值,骗取老年人高价购买公司藏品。犯罪分子虚构自己公司的劣质工艺品具有较高价值,并向老年人作出虚假承诺,以短期内商品会增值且公司会帮助代卖出售或者回购为由,吸引老年人高价购买公司藏品,以骗取老年人钱款。

上述两种套路有时还会合并实施,比如先以高价拍卖老人手中老物件为由,吸引老人到公司进行交易,然后再向老人推销公司的劣质工艺品,实施二次诈骗。



在此提醒各位收藏爱好者,遇到高价代售、回购收藏品等情况,要谨慎辨别,切勿轻信

1

审慎辨别机构鉴定资质

不法分子会以文物收藏品公司包装自己,为公司租赁核心地段的办公场所,并且有较为齐全的人员架构和设施配备等,营造公司正常经营的假象,以骗取客户信任。广大收藏爱好者投资文物收藏时,一定要认真核实公司资质,不能简单以公司环境、规模等表面现象判断公司经营状况。


2

理性判断藏品价值
勿轻信高价代售、回购等承诺

许多老人有收藏老邮票、老工艺品等爱好,一方面对于自己藏品的价值要理性判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高价代售承诺。另一方面,购买文物收藏品时对物品的价格谨慎判断,若自己无法辨别文物价值,切勿轻信对方的高价鉴定,更不能因对方所承诺的会高价回购而冲动下单。


3

保存物品鉴定资料、交易合同
转账凭证等证据

保存物品鉴定资料、交易合同、转账凭证等证据,勿轻易将合同原件交给他人,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退货纠纷等,可向公安机关求助。



家里如有老人
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提醒谨防被骗


视频来源:辽宁普法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文章来源:辽宁普法综合自央视新闻、深圳龙华公安、深圳龙岗公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辽宁普法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政策解读
介绍
推荐头条